24節氣養生【寒露篇】

「寒露」的意思是氣溫比白露時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結成霜了。
俗語說:「一場秋雨一場寒」。中秋節過後,天氣漸涼,氣溫突降,寒潮來臨,最容易引發慢性氣管炎、肺氣腫、風寒濕痺、關節疼痛等。心腦血管疾病也特別容易在這個時期發作或加重。所以這個節氣中,養生重點除仍需要預防燥氣外,還必須防止寒氣。另外有句諺語說到「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因為雙腳是肢體的末端,此處的血液循環較弱,是最容易被寒氣侵襲的部位。因此,要特別注意足部的保暖,避免「寒從腳入」。
在中醫角度上,這節氣的氣候最大特點是“燥”最容易傷肺傷胃。此時期人們的汗液蒸發較快,因而常出現皮膚乾燥,皺紋增多,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甚至會毛髮脫落和大便秘結等。所以養生的重點是防燥、潤肺益胃。
且要避免因劇烈運動、過度勞累等耗散精氣津液。「津液」指的是身體內各種生理上的液體,包含體液、口水、胃液、腸液、淚液...等各種營養的水分。由於津液流失,就會出現一連串的乾燥症狀。
在飲食上少吃辛辣刺激、燻烤等食品,宜多吃些芝麻、核桃、銀耳、蘿蔔、番茄、蓮藕、牛奶、百合、沙參等有滋陰潤燥、益胃生津作用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