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漢方名人堂】中醫治療感冒

2021-04-06

WmtLq3KviSCyZ0z_1583133535 隨著天氣變化,感冒也越來越盛行,但當一般人感冒時,只有少數人選擇就醫。為什麼選擇就醫的人少?因為我們人體本來就有自癒能力,大多數的感冒不需要看醫生就能夠自行痊癒,如果好好休養調理,一般感冒在4-10天即可康復。但每個人因抵抗力不同,對感冒的反應也有所不同,因此有些人症狀嚴重,有些人則幾乎無症狀。西醫對於感冒其實並沒有什麼特別有效的治療方法,在國外,醫生大多不會開藥,而是會囑咐患者在感冒期間應該要注意多休息,每天喝足身體所需的水,另外可以吃些富含生素C的水果,並多喝熱湯或熱粥的流質食品。

 我們一般說的「感冒」,其實在醫學上很少被精確定義,不過通常是指由「病毒」造成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如果病情較重,在一個時期內廣泛流行,且症候多相類似,則稱為「時行感冒」。大部分西藥都沒有辦法直接治療感冒,所有被誤以為能治療感冒的藥物,只不過是緩解由感冒引起的鼻塞、咳嗽等症狀而已,而緩解症狀的西藥也容易造成嗜睡、精神不濟。因感冒引起喉嚨痛、呼吸道感染的炎症反應,有些病患會主動要求醫生開消炎藥或抗生素,但消炎藥抗生素僅對因細菌引起的發炎起到作用,卻對造成感冒的病毒沒任何作用,因此如果沒有發炎而亂用消炎藥和抗生素,不僅不能治療因病毒引起的感冒,還會傷身體,讓身體的抵抗力對藥物有依賴性,甚至讓細菌有抗藥性的可能。

 中醫將感冒分成風寒與風熱,並依照個人身體狀況進行不同的治療,所需要的治癒時間比一般人想像的迅速,不僅可以減輕感冒時「精神不濟、昏沉倦怠」的症狀,還能避免身體不適反應。就中醫的觀點,感冒又稱傷風、冒風、冒寒、小傷寒,均是因為風邪侵襲人體而引起的疾病。症狀以鼻塞、流鼻涕、打噴嚏、咳嗽、咽痛、頭痛、惡寒、發熱、全身不適、脈浮等為主,是最常見的外感病之一。歷代中醫古籍對感冒都有相當完整的闡述,並且明確指出預防感冒的重點在於平時體質的調理,體質穩定的人在感冒流行時可能比較不會被感染。

 中醫治療感冒須要以辨證論治為原則,不同的臨床表現來確認歸納此感冒的證型,不同證型也有不同的治療方法。一般的治療原則是以解表發汗為主;若為風寒,宜予辛溫;風熱當用辛涼;暑濕當清暑祛濕;時感重症應重用清熱解毒之品;虛體感冒當扶正達邪,在疏散藥中酌加補正之品。中醫看感冒,除了依證型的感冒之外,用藥時也要考慮到病人本身的體質狀況,才不會出現服藥後身體疲倦、頭暈欲嘔、病情反覆等現象,因此中醫治感冒,是針對不同身體狀況的「客製化」治療。

 平時的保健和調理也很重要,就中醫觀點而言,病人處在氣虛的狀態下(身體機能低下),護衛身體的正氣不足(免疫功能低下),因此門戶洞開,外邪或病毒容易侵入而致病。因此,中醫對於這樣的病患,除了一般的感冒處理方法外,會用「固表益氣」的藥劑來培補正氣,增加抵抗力,改善容易流汗及畏風的現象,不容易流汗,則不易受風寒,「表」強則外邪不易入侵,漸漸就會擺脫常感冒體質了。如若不補氣不固表,此時感冒若再服用西藥,可能會導致更加虛弱乏力,病情也更不容易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