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漢方名人堂】陳紹誠:中華醫學與易學

2021-04-06

ne9H85RJ9SltiZC_1522147379 

 十九世紀的工業革命帶動西醫騰飛,使得中醫在中國逐漸被西醫取代,但在前人努力和保護下,中醫於本世紀已被世界認可,其理論甚至逐步晉升為醫學主流,尤其在屠呦呦博士得到諾貝爾獎後,中醫更是展露頭角,受到現代醫學肯定。而中醫與我們中華文化其他學術和思想的源頭一致,都來自於易經。

 全世界的學術思想,只有一書集上下八千年四大聖人之智慧匯集創作,那就是我國的「易經」,也只有一本書,能綿恆古今,演繹出千種不同之學術和作品,還能與時俱進,妙用無窮,並且其衍生出的學術和作品能普及全世界,除了「易經」外,其他亦未見之。

 古有四聖作「易」,也有十聖作「易」。四聖者,指的是伏羲畫卦,文王作卦辭,周公作爻辭,孔子作十翼,即是今天流傳的「周易」。十聖人者,是指伏羲作「先天易」,神農作「連山易」黃帝作「歸藏易」,唐堯、虞舜演先天,夏禹演連山,商湯演歸藏,文王、周公演後天周易,孔子作易大傳而集易之大成。但除了周易外,其他大都失傳。

 從我們祖先的故事和流傳的經典便能看的出,神農嘗百草,即是藥學之祖,黃帝作内經,即是醫學專家。最早的中醫經典,是從約五千年前到兩千年前的黃帝內經,於內經前追尋則無考據。而在內經中我們可以觀察出中華醫學與易經有不可分的密切關係,唐代千金要方作者孫思邈稱:「不知易,不足以言太醫。」明代張景岳著「醫易」,強調天人相應之論說,也說:「醫而不易,其何以行之哉!」所以說中醫以易為體,醫與易息息相關。易經非本醫書,對於治療疾病,甚至有關健康之語,也不過數十句,但易學所延伸出的醫療綱領,輾轉發展從診斷以至於用藥,均沒違背此綱領,進而演變成中國特有的獨特醫學。

 三千多年前的周朝即設有醫官與食官,掌管民間醫與食。中國在兩千年前,不單内科有高度發展,外科也極其進步,後漢書卷八十二華佗傳中記載:「若疾發結於內,針藥所不能及者,乃令先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抽割積聚。若在腸胃,則斷湔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敷以神膏,四五日創癒,一月之間皆平復。」但後來失傳,而麻醉藥在西醫是在1847年才發明,可見中醫技術之超前。  

 A77Enm_2  易經論陰陽,中醫也講陰陽。易經的理論是宇宙為一個整體,而人身如同宇宙一般,有陰有陽,交互影響,故而要均衡平衡。中國自古以來之醫書無一不有一個整體內陰陽互相影響而應均衡的觀念,並且以人體一切有對立盈虛相交影響之關係作為診斷及治療。正是易經這套哲學理論衍生出中醫,造成西方醫學、現代醫學不容易對中醫理解。因此我們需要以現代人能理解的方式解釋易經和中醫的原理,使普羅大衆不只能從中學習保健身體的方法,更能對我中華文化有深層和新的理解。   khex4R_4    

 當然,不是所有傳統就一定對,我們應該要全面性和深度性探討這些傳統,以「格物」的方法來探究求真理,做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以達到「致知」,才能正確有效和有力的發揚傳統中華文化及醫學。盲從古典古籍,死背歌訣,食古不化,絕對不是傳承傳統的正確方法,更不能讓現代新一輩能接受。

 但現代兩岸的中醫學校幾乎沒有學習易經相關的課程,如此基礎沒有打好,怎麼能理解後續延伸出的中醫理論和實踐呢?因此我們雖不是學醫之人,但對於基礎易學醫學養生之理論要有足夠理解,使我們在自我健康和遇到病症上能有非常大的幫助,也能在生活哲學裡做到極大的啟發。